授课教师姓名  | 
    吴勇峰、黄绍平、施晓蓉  | 
    职称  | 
    教授1人、副教授2人  | 
    开课学院  | 
    电气信息学院  | 
   
   
    E-mail  | 
    393951248@qq.com  | 
    联系电话  | 
    15773255154  | 
   
   
    课程名称  | 
    电气工程基础  | 
    学分  | 
    3  | 
    学 时  | 
    理论  | 
    42  | 
   
   
    实验  | 
    6  | 
   
   
    上机  | 
    无  | 
   
   
    课程性质  | 
    □公共基础必修课 □公共选修课 £学科基础课 R专业课 □专业类选修课  | 
    考核方式  | 
    £闭卷 R开卷 □综合测评  | 
   
   
    开课学期  | 
    秋季  | 
    起 止 周  | 
    秋季(1-12)  | 
   
   
    授课时间  | 
     | 
    授课地点  | 
     | 
   
   
    辅导答疑时间  | 
     | 
    辅导答疑地点  | 
     | 
   
  
 
 
 一、课程描述
 本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必修的专业课。通过对电气工程基础课的学习,使学生全面了解电力系统的组成和稳态运行方式,深入理解电网各组件的特性数学模型和相互间的关系,掌握大中型发电厂、变电站的电气主系统设计与运行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掌握电力系统中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及绝缘理论,电气设备高压试验的内容和方法,电力系统过电压分析及其保护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为今后从事电力企业的生产与管理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以下能力:
 1.深入了解电气工程中主要电力设备的特性、数学模型、相互关系及试验方法,具备对电力系统某一部分建立合适的数学模型并求解的能力;
 2.具备识别和分析电气装备领域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能力,能应用计算机进行电气工程问题分析和计算,能分析电气产品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潜在影响。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
 
  
   
    毕业要求  |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 求的支撑关系  |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电气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 
    4.2能针对电机、电器和电力系统或其中某一部分建立合适的数学模型,并利用恰当的边界条件求解;  | 
    课程教学目标 1  |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电气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 
    6.1能够依据行业规范和标准、知识产权法规等相关知识,合理分析、评价电气工程领域工程实践和解决方案对健康、安全、经济、文化、法律及伦理的影响;  | 
    课程教学目标2  | 
   
  
 
 三、学习内容及要求
 
 将主要内容及学习划分为专业知识主导型和工程应用主导型。专业知识主导型强调学生对该知识点偏向理论上的认识、分析和应用,更多强调专业基础知识,对该知识点的讲授、理解、应用和考察更侧重概念上理解、理论上分析推导;而工程应用主导型表明该知识点更侧重于在实际工程中应用和分析,对知识点的讲授、理解、应用和考察更偏重工程应用角度。
 根据知识点的掌握要求,将各知识点掌握程度分为理解并掌握、理解、了解和选学。理解并掌握指学生对该知识点需要理解所以内容并能够熟练应用;理解指学生对该知识点需要理解大部分内容并能一定程度的应用;了解指学生对该知识点只需要了解其思想或大致内容即可;选学需要学生自己去学习相关知识点。
 
 表2 知识点内容、划分类别、掌握要求、重难点、课时安排与教学方式表
 
 
  
   
    序号  | 
    知识单元  | 
    章节单元  | 
    知识点  | 
    知识 点划分  | 
    掌握程度  | 
    重点与难点  | 
    课程目标  | 
    课程时间安排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1  | 
    电力工业发展现状  | 
    第1章绪论  | 
    ⟡ 电力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 
    工程应用主导型  | 
    了解  | 
     | 
    2  | 
    2课时  | 
    课堂讲授:板书 (为主)+多媒体  | 
   
   
    ⟡ 电力网的组成及作用  | 
    工程应用主导型  | 
    理解掌握  | 
    重点  | 
   
   
    ⟡ 电力系统运行的特点以及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  | 
    工程应用主导型  | 
    理解掌握  | 
    重点  | 
   
   
    2  | 
    电网等值电路  | 
    第2章 电力系统主设备组件  | 
    ⟡ 双绕组的Γ型等值电路  | 
    专业知识主导型  | 
    理解  | 
    重点  | 
    1、2  | 
    6课时  | 
    课堂讲授:板书 (为主)+多媒体  | 
   
   
    ⟡ 开关电弧的产生和熄灭原理  | 
    专业知识主导型  | 
    理解掌握  | 
    重点  | 
   
   
    ⟡ 电磁式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的工作特点  | 
    专业知识主导型  | 
    理解掌握  | 
    重点  | 
   
   
    3  | 
    电力系统一次系统  | 
    第3章 电力系统的接线方式  | 
    ⟡ 无备用和有备用电力网的接线方式及其优缺点  | 
    工程应用主导型  | 
    理解掌握  | 
    重点  | 
    1、2  | 
    8课时  | 
    课堂讲授:板书 (为主)+多媒体  | 
   
   
    ⟡ 有汇流母线的单母线、双母线等接线的特点  | 
    工程应用主导型  | 
    理解掌握  | 
    重点  | 
   
   
    ⟡ 无汇流母线的单元接线、桥形接线和角形接线的特点、应用范围  | 
    工程应用主导型  | 
    理解掌握  | 
    重点  | 
   
   
    ⟡ 典型的发电厂主接线形式;掌握中性点不同接地方式的特点及使用范围  | 
    工程应用主导型  | 
    理解掌握  | 
    重点  | 
   
   
    4  |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调频、调压  | 
    第4章电力系统稳态分析  | 
    ⟡ 电压降落、电压损耗、电压偏移等基本概念  | 
    专业知识主导型  | 
    理解  | 
     | 
    1、2  | 
    8课时  | 
    课堂讲授:板书 (为主)+多媒体  | 
   
   
    ⟡ 电力系统有功功率与频率之间的关系、有功功率平衡的必要性及备用容量的分类和类型  | 
    专业知识主导型  | 
    理解掌握  | 
    重点  | 
   
   
    ⟡ 电力系统无功功率和电压之间的关系、无功功率平衡的必要性、主要的无功电源及其特点  | 
    专业知识主导型  | 
    理解  | 
     | 
   
   
    ⟡ 变压器分接头、并联电容器容量和调相机容量以及串联电容器容量的计算方法  | 
    专业知识主导型  | 
    理解  | 
     | 
   
   
    5  | 
    高电压技术  | 
    第6章电力系统防雷保护  | 
    ⟡ 雷电放电过程  | 
    工程应用主导型  | 
    理解  | 
     | 
     | 
     | 
     | 
   
   
    ⟡ 主要保护设备的保护原理及工作特性  | 
    工程应用主导型  | 
    理解掌握  | 
    重点  | 
    2  | 
    6课时  | 
    课堂讲授:板书 (为主)+多媒体  | 
   
   
    ⟡ 输电线路过电压形成的及主要防雷措施  | 
    工程应用主导型  | 
    理解掌握  | 
    重点  | 
     | 
     | 
     | 
   
   
    ⟡ 变电站防雷保护所要求及基本防雷接线  | 
    工程应用主导型  | 
    理解掌握  | 
     | 
     | 
     | 
     | 
   
   
    6  | 
    发电厂二次系统  | 
    第7章发电厂变电所的控制与信号系统  | 
    ⟡ 二次接线图,熟悉其常用的文字及图形符号  | 
    工程应用主导型  | 
    理解  | 
     | 
     | 
     | 
     | 
   
   
    ⟡ 控制和信号回路常用的低压电器  | 
    工程应用主导型  | 
    理解掌握  | 
     | 
     | 
     | 
     | 
   
   
    ⟡ 高压断路器的控制回路  | 
    工程应用主导型  | 
    理解掌握  | 
    重点  | 
    2  | 
    4课时  | 
    课堂讲授:板书 (为主)+多媒体  | 
   
   
    ⟡ 发电厂和变电所的操作电源  | 
    工程应用主导型  | 
    理解掌握  | 
    重点  | 
     | 
     | 
     | 
   
  
 
 
 四、考核与评价方法
 
 1. 考核方式:开卷考试,百分制;
 2. 课程成绩=开卷考试(60%)+平时成绩(40%)
 3.考勤累计3次不请假未到的同学取消考试资格;
 五、学习资源
 教材:
 《电气工程基础》,刘涤尘主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版。
 参考书目:
 (1)《电气工程基础》,陈慈萱主编,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年,第1版。
 (2) 《电气工程基础》,刘笙主编,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1版。